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7-30 09:05
□ 宋祉螢
歷史主動精神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在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歷史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立足所處時代條件和歷史方位,自覺適應時代潮流和歷史發展大勢,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科學謀劃歷史宏圖,勇擔歷史使命,主動開辟未來、推動歷史進步的精神品質。新征程上,如何把握歷史主動不僅是一個認識論問題,更是一個關系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歷史自覺
中國共產黨是善于總結歷史經驗的政黨,黨的歷史上產生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三個歷史性決議。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善于把握歷史規律,在重要歷史關頭研判形勢并作出了科學決策,整裝出發,推動了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不斷提高我們的歷史自覺,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百余年來,正是我們黨的高度自覺,以史為鑒,指導當下和未來工作,黨的歷史智慧才越來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才更加主動。因此,要把黨的歷史經驗作為進一步增強中國共產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重要思想武器。
遵循歷史規律,掌握戰略主動
深入研究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遵循客觀規律,要掌握正確的戰略策略。一要增強機遇意識。要敏銳發現機遇、果斷把握機遇、充分利用機遇,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要提高戰略思維。要注重提高全局思維、系統思維、預見思維、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要觀大勢、想全局、謀長遠,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分析當下所面臨著的復雜變化的發展環境,全面協調推動各項工作。要具備見微知著的敏銳洞察力,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前景趨勢,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轉化為有利因素,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三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
堅持守正創新,增強歷史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兩個結合”的高度自覺中推進理論創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面對風起云涌的時代大潮,我們保持強大戰略定,堅定道路自信,以道不變、志不改的決心,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來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地創新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歷史主動性和創造性,結合實際主動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堅持人民至上,強化使命擔當
作為一個使命型政黨,弘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就要永遠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站穩人民立場。只有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熱情,筑牢人民群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黨才能夠把握歷史發展脈搏,不斷獲得事業發展新動力。
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本色
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九個以”的實踐要求,中國共產黨對大黨治理的認識在一步步深化和升華,始終保持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勇于自我革命,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強保證。我們必須弘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增強歷史自覺,發揚敢于斗爭的精神,唯有斗爭才能贏得歷史主動,唯有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作者單位:中共菏澤市牡丹區委黨校)